029-85573536
13909281287
目前我國隧道出現的病害問題主要有滲漏水病害,隧道脫塊掉塊,隧道翻漿冒泥等等多種病害,嚴重影響著隧道的正常運營以及危及交通安全。
隨著我國鐵路運輸事業的不斷發展,鐵路隧道工程隨之增多,隧道的防水問題成了地下結構中的薄弱環節,既有鐵路隧道漏水現象也不斷出現,而鐵路隧道作為整個工程中較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,一旦出現滲漏水問題,嚴重影響鐵路的正常運營,危及交通安全。在寒冷和嚴寒地區,隧道漏水會造成邊墻結冰、拱部掛冰、侵入限界,影響隧道正常使用,還會造成襯砌凍脹裂損和洞內線路凍脹起伏不平等病害;在洞內線路排水不良地段,造成土質和軟巖地基的基床翻漿冒泥,整體道床下沉裂損病害。滲漏水病害不僅降低了混凝土襯砌的耐久性,而且降低隧道內各種設施的功能,惡化隧道內的環境。
我國目前既有鐵路隧道出現的病害主要表現為:
(1)滲漏水病害(包括凍害):襯砌混凝土老化開裂;存在大量縱向橫向不規則裂縫,以及環向、施工縫開裂滲漏水;
襯砌結構破損病害:襯砌過度變形、裂損、剝落掉塊;
基底破損病害:地下水的滲漏和涌出造成道床翻漿涌泥。
上述三類病害已經嚴重影響到隧道的正常使用功能,并且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。因此,對隧道進行防水防滲就變得非常必要。
目前我國鐵路隧道病害的特點:
(1)病害數量較大病情多;
(2)整治病害所需費用大,投資費用高;
(3)整治工程比較困難,整治一例病害往往需要較長時間封鎖路線;
(4)受施工環境惡劣和材料耐久性不強的影響,一些隧道整治效果不佳。
由于以上原因,致使隧道病害數量逐年增加,治理措施落后。因而在隧道防水堵漏的理論依據,滲漏形態的判斷分類,防水堵漏材料的引進、吸收、優化選擇,施工工具的研制與匹配、施工工藝的完善,施工工藝標準指南的實踐制定,以及堵漏防水體系的經濟性和合理性等方面 ,都需進一步研究。
鑒于此,陜西上坤藍箭科技有限公司工程提出科學判定評估、正確選材、科學堵漏、創新工藝、綜合防水治理體系。針對隧道長期處于震動擾動環境下的各類病害,深化材料選材研究、應用新設備,創新施工工藝 ,根據工程不同的滲漏形態、滲漏部位以及出現的不同病害情況進行治理,做到選材正確,多樣合理搭配、科學規范堵漏。這樣不僅較好解決了隧道設施長期滲漏的難題、延緩隧道使用壽命、保障了鐵路隧道的通行安全,而且可以減少維修次數,節約維修成本,降低二次污染的產生,減少噪音,提高經濟社會效益。